孩子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反射,從孩子身上可以看到自己。

-------------------------------

個人覺得與孩子的相處最重要的是:觀念的改變。

我都是以孩子為鏡,以孩子為師。

孩子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反射,從孩子身上可以看到自己。

每個人通常都是有兩個自我:一個是偽裝的自我,一個是真實的自我。

平常時在外,我們通常都是呈現偽裝的自我,以保護自己或是取得他人的認同,那是處在一種壓抑與防禦的狀態;回到了家,卸去外出服,換上了家居服,就像是卸下面具、放下防禦,呈現的是真實的自我,那是處在一種放鬆與休息的狀態。

只有親密如太太、孩子,每天生活在一起,無法偽裝,我們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因為他們的言語或行為,最容易觸動我們內在深沉的恐懼,引發我們的憤怒。家人最需要我們的愛,然而不經意之間,我們往往給的卻是傷害,讓自己懊惱不已。

通常我們每個人的內在都會有個受傷的小孩,在我們小的時候,除了父母和家人之外,老師、同學或鄰居等等,都可能曾經對我們造成傷害,留下一些陰影,有些可能是言語上的、情緒上的,有些可能是身體上的,因為年幼不懂事,我們往往都會歸罪於自己,給自己貼上一些負面的標籤來批判自己。

這些都是我們內在深沈的恐懼,憤怒的背後其實是源自於保護自己,那是一種對自己的不能接納以及來自於成長時期所受到的傷害或壓抑。

每當與孩子有衝突或難以溝通的時候,我會很清楚自己內在的小孩又受傷了,或是沒有做好身教,才會讓孩子有負面的回應,也就是在某些地方我一定還在批判自己,沒有被自己接納。

因為:一個愈是能接納自己的人,就愈是能接納他人,即便是對方的行為有多麼的惡劣。

一般而言,當孩子有了一些困擾我們的行為,大都是因為在家庭裡得不到足夠的關愛。譬如:尿床、逃學、偷竊是源自於不安全感,下意識裡是要大人轉移焦點到他們的身上,希望父母親不要再爭吵了;有些時候,生病也是如此;沉迷電玩可能意味著孩子有著很多的鬱悶與壓抑;加入幫派是因為要尋求他人的認同與關懷。

在以前,常會為孩子的行為或言語感到困擾,有時會很憤怒,甚至發脾氣,可是當自己進入覺知的層面,深入檢討的時候,會很感激孩子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就不再困擾,代替的是感恩與喜悅,親子間的關係也改善了。

真實的愛是看到孩子的需要,去滿足(成就)他,
而不是專注於我們的需要,滿足(成就)父母的虛榮心。


學習到如何去付出真實的「愛」,就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功課。

子女其實是來教育我們的,要父母學習「信任」與「放下」。

理解到孩子的投胎與成長的歷程,皆源自於該靈魂自由意志的選擇與設定。那是一種信任與交託的臣服。

放下對孩子的操控與恐懼,放手讓他們去經歷、嘗試,從中學習到他們想要體驗的生命課題。

父母親的責任:

1. 在成長的路上,陪伴孩子,給予信心、支持、鼓勵、肯定。
2. 發現孩子的特質與潛能,幫助他們去成就,在那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學習做一個稱職的父母,其實就是療癒自己、自我實現的生命過程。

我個人的愛家哲學是:

老婆和孩子都不會有錯,
如果他們有錯,那一定是我的錯。

★ 這裡的「成就」,是在心靈深處「愛」的層面,而非物質或是世俗的層面。

★ 註: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內在小孩」,很多人雖然長大了,卻因小時候那沒有被滿足的需求、或被傷害的經驗,讓人的內心還存留著脆弱、受傷、需要被關心的童稚小孩,這就是「內在小孩」。

★ 分享相關的文章: 認識你的內在小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ugeneyeh 的頭像
    eugeneyeh

    愛家俱樂部

    eugene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